2016年3月31日星期四

蓼莪

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鬼节等。[1]  它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并称为中国三大著名“鬼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春分后十五天为清明 今年4号是清明 一般是4到6号

"Tomb Sweeping festival"或者"Tomb-sweeping Day"

扫墓祭祖

踏青

插柳

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

拔河

放风筝

荡秋千

射柳

蹴鞠(cu4 ju1)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禁忌

先扫墓,

再摆食物,祭品,焚化 修整坟墓

上香,祭酒。再叩头祭拜。彻祭

买花合适菊花 白菊 黄菊适合探望病人,表示长寿的意思

这天宜斋戒

坟墓是先人安居之所,不能跨过坟墓和供品

不能大声喧哗 嬉笑打闹 乱蹦乱跑 不能践踏别人家坟墓,不能品头论足,有亵渎之意。

这样不仅对先人不敬,也会打扰其他阴灵,带来不好运气

谨慎照相,尤其不要把别人家坟墓照进来

不能穿大红大紫衣服

拜祭要先长后幼

不要参加朋友的先人拜祭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民莫不榖,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
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莪抱根丛生,俗谓之抱娘蒿












词句注释
⑴蓼(lù)蓼:长又大的样子。莪(é):一种草,即莪蒿。李时珍《本草纲目》:“莪抱根丛生,俗谓之抱娘蒿。”
⑵匪:同“非”。伊:是。
⑶劬(qú)劳:与下章“劳瘁”皆劳累之意。
⑷蔚(wèi):一种草,即牡蒿。
⑸瓶:汲水器具。罄(qìng):尽。
⑹罍(léi):盛水器具。
⑺鲜(xiǎn):指寡、孤。民:人。
⑻怙(hù):依靠。
⑼衔恤:含忧。
⑽鞠:养。
⑾拊:通“抚”。畜:通“慉”,喜爱。
⑿顾:顾念。复:返回,指不忍离去。
⒀腹:指怀抱。
⒁昊(hào)天:广大的天。罔:无。极:准则。
⒂烈烈:通“颲颲”,山风大的样子。
⒃飘风:同“飙风”。发发:读如“拨拨”,风声。
⒄谷:善。
⒅律律:同“烈烈”。
⒆弗弗:同“发发”。
⒇卒:终,指养老送终。

詩詞典故:
廢蓼莪 ; 廢蓼莪詩 ; 蓼莪開卷 ; 蓼莪廢耕 ; 王裒(pou2)廢蓼莪 ; 生徒廢蓼莪 ;
1.《晉書》卷八十八〈孝友列傳?王裒〉:裒少立操尚,行己以禮,身長八尺四寸,容貌絕異,音聲清亮,辭氣雅正,博學多能,痛父非命,未嘗西向而坐,示不臣朝廷也。於是隱居教授,三徵七辟皆不就。廬于墓側,旦夕常至墓所拜跪,攀柏悲號,涕淚著樹,樹為之枯。母性畏雷,母沒,每雷,輒到墓曰:「裒在此。」及讀詩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未嘗不三復流涕,門人受業者並廢蓼莪之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3UjO_Ly5mY


2.《南齊書》卷五十四〈高逸列傳?顧歡〉:顧歡字景怡,吳郡鹽官人也。……母亡,水漿不入口六七日,廬于墓次,遂隱遁不仕。於剡天台山開館聚徒,受業者常近百人。歡早孤,每讀詩至「哀哀父母」。輒執書慟泣,學者由是廢蓼莪篇不復講。

2016年3月25日星期五

开笔训蒙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在夫子面前行礼,表示你们告别幼稚园嬉笑玩闹的学习年龄,开始正式的蒙学生涯,你们的父母带你们离开体制教育,其用心良苦或幼小而不知,你们应该感恩上天给你们这么好的父母,以你们的行为回馈祖先的福德荫佑,回馈父母殷切希望,他们不仅仅希望你们勤奋好学,更希望你们明事理,懂孝悌,长进自己,关怀他人。在家中,孝顺长辈,友爱兄弟;学堂中,尊敬师长,敏而好学;日常生活中,见善思齐,见不善内自省,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希望你们一生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作为老师,我殷切希望维桢学子,知孝悌,懂礼节,有担当,在国学的浸润中完成人格的端正,日后成为国家民族栋梁之才。

2016年3月23日星期三

周易八卦=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八卦口诀: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乾清宫 坤宁宫













论语(学而)



商人尚鬼,商人文化是巫术文化,国之大事在戎与祀
商人的田猎与战争没啥区别,就像古希腊商业与海盗无法严格区分一样。

人牲:论文 始作俑者 http://www.cl.ntu.edu.tw/files/archive/1299_7808a67c.pdf
(插入甲骨文图片)
商人祭祀和人牲的人种考古资料:http://www.doc88.com/p-9012353607032.html

与阿兹特克人对比(图片)

祭祀秘仪,野合 春社(孔子)
桑林之舞 http://www.igenshan.com/thread-9923-1-1.html
与酒神文化对比 狄俄倪索斯(巴库斯)古希腊酒神(图片萨提尔)
表达对原始事物的爱慕,疯狂而癫痫,透着邪恶和野蛮,而理性文明却需要审慎,需要为后果抑制冲动。

周人在商人压倒性战争劣势中,用玉贿赂商人,博弈出了一种礼仪式战争,吸引了其他部落的归顺。猎人对猎物是不存在底线不底线的,而周人发明出了“正当的失败”,发明出了投降。

“古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是以明其礼也。不穷不能而哀怜伤病,是以明其仁也。成列而鼓是以明其信也。争义不争利,是以明其义也。又能舍服,是以明其勇也。知终知始,是以明其智也。六德以时合教,以为民纪之道也,自古之政也。”《礼记· 檀弓下》

周礼铸就各分封国贵族上层文化,无意干涉土著习俗,部落贵族打天下。

国人与野人之分 http://tieba.baidu.com/p/2048418793 庶人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国人百工 享有消极的自由,他们不需要参与国家管理也不需要参战,他们把产物献给领主一部分换取保护。



论语书名释义:鲁论和齐论 毁壁而有古文论语,科斗文。孔安国有传承,注解古论语。郑玄集结三者,何晏集结当时注解再编撰,家法也。

从文献学的角度来看,关于《论语》的注释性著作有四部书最为重要。一是魏何晏等编纂的《论语集解》,它是两汉、三国时期经学家研究《论语》的结晶;二是梁皇侃的《论语义疏》,它囊括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家对《论语》的发挥;三是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它是两宋时期理学家《论语》精义的荟粹;四是清刘宝楠的《论语正义》,集清代考据学《论语》研究成果之大成。上述四部《论语》注释代表了《论语》研究的四个阶段,同时也代表了四种研究方法,是我们现代研究《论语》基本资料。虽然也有后来者居上,后出注疏吸收前人注释成就的现象,但就这四部书而言,特征鲜明,风格各异,完全可以并行不悖,难以取此舍彼。

引申阅读:
关于皇侃《论语义疏》的整理与研究
http://gj.scu.edu.cn/jiaoliu/luntan/12631250001033.html

论语义疏 日文网站
http://homepage1.nifty.com/chinaclassic/giso/gisotitle.html




学而第一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时,

凡學有三時、一是就人身中爲時、二就年中爲時、三就日中爲時也、一就身中者、凡受學之道、擇時爲先、長則捍格、幼則迷昏、故學記云、發然後禁、則捍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是也、既必須時、故内則云、六年教之數與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八年始教之讓、九年教之數日、十年學書計、十三年學樂、誦詩舞勺、十五年成童舞象、竝是就身中爲時也、二就年中爲時者、夫學隨時氣則受業易入、故王制云、春夏學詩樂、秋冬學書禮、是也、春夏是陽、陽體輕清、詩樂是聲、聲亦輕清、輕清時學輕清之業、則爲易入也、秋冬是陰、陰體重濁、書禮是事、事亦重濁、重濁時學重濁之業、亦易入也、三就日中爲時者、前身中年中二時而所學、竝日日修習不暫廢也、故學記云、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是也、今云學而時習之者、而猶因仍也、時是日中之時也、習是修故之稱也、言人不學則已、既學必因仍而修習日夜無替也、之之於所學之業也。

悦乐之学


 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 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土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 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 天下。”

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各国的君主吗?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别人理解也安详自得;别人不理解也安详自得。”
  宋勾践问:“怎样才能做到安详自得呢?”
  孟子说:“尊崇道德,喜爱仁义,就可以安详自得了。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显达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所以安详自得;显达时不背离道德,所以老百姓不失望。古代的人,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穷困时独善其身,显达时兼善天下。

2,孝悌为人之本

孟子见孺子落井 程子云:观鸡雏而知仁

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全文翻译:
孟子说:“仁的实质是侍奉父母;义的实质是顺从兄长;智的实质是明白这两方面的道理而不背离;礼的实质是在这两方面不失礼节、态度恭敬;乐的实质是乐于做这两方面的事,快乐就产生了;一产生就抑制不住,抑制不住,就会不知不觉地手舞足蹈起来。”

犯上作乱

巧言令色(读史识人)

巧其言语,善其颜色。
巧言乱德

吕氏春秋
案例:子产杀邓析

郑国多相县以书者,子产令无县书,邓析致之。子产令无致书,邓析倚之。令无穷,则邓析应之亦无穷矣。是可不可无辨也。可不可无辨,而以赏罚,其罚愈疾,其乱愈疾。此为国之禁也。故辨而不当理则伪,知而不当理则诈。诈伪之民,先王之所诛也。理也者,是非之宗也。

洧水甚大,郑之富人有溺者,人得其死者。富人请赎之,其人求金甚多。以告邓析,邓析曰:“安之。人必莫之卖矣。” 得死者患之,以告邓析,邓析又答之曰:“安之。此必无所更买矣。”

夫伤忠臣者有似于此也。夫无功不得民,则以其无功不得民伤之;有功得民,则又以其有功得民伤之。人主之无度者,无以知此,岂不悲哉?比干、苌弘以此死,箕子、商容以此穷,周公、召公以此疑,范蠡、子胥以此流,死生存亡安危,从此生矣。

子产治郑,邓析务难之,与民之有狱者约:大狱一衣,小狱襦袴。民之献衣襦袴而学讼者,不可胜数。以非为是,以是为非,是非无度,而可与不可日变。所欲胜因胜,所欲罪因罪。郑国大乱,民口讙哗。子产患之,于是杀邓析而戮之,民心乃服,是非乃定,法律乃行。今世之人,多欲治其国,而莫之诛邓析之类,此所以欲治而愈乱也。

刘晔(ye4)得到明帝宠信亲近,有一次曹叡(rui4)打算攻伐蜀汉,朝臣都说不可以,但刘晔私下却对曹叡说可以;后出去和朝臣又说不可以,因为刘晔的胆识,说时都好像是真心的,曹叡和各大臣都没有怀疑。当时中领军杨暨被明帝宠信,亦敬重刘晔,他是最为反对曹叡伐蜀的大臣,刘晔与杨暨见面时亦有向他说不可攻伐的理由,杨暨于是以为刘晔一定会支持自己。到后来杨暨再和明帝讨论攻伐蜀汉之事,杨暨恳切地进谏反对;明帝指责他是儒生出身,不通军事,杨暨因而搬出既一直反对伐蜀,亦是重臣的刘晔去劝告明帝,但明帝却一直听刘晔说可以攻伐,于是找来与杨暨对质,但召见时刘晔却不发一言。后来刘晔再私下见明帝,刘晔指责明帝不应将伐蜀大计随意告诉其他人,更称怀疑蜀汉已得悉明帝要来攻的情报[3];明帝更是感谢刘晔。后见杨暨又指责他对君主进言过于直率,应要婉转地表达[4];杨暨亦感谢他。有人见到刘晔这样巧妙奉迎这两方面,甚为厌恶,于是向明帝告发,更建议明帝召见刘晔时特地以与自己相反的意见来问他,如果每样他都表示同意,就表示刘晔他是揣摩上意了。后来明帝一试,果然如此,更因始疏远刘晔。刘晔因而发狂,在太和六年(232年)因病改任太中大夫,不久出任大鸿胪。两年后再任太中大夫,及后死去。谥景侯。

巧诈不如拙诚,信矣。

为人谋不忠乎:赵氏孤儿 程婴 公孙杵臼

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惮,难也 主,亲也。

韩诗外传南假子曰:夫高比,所以广德也;下比,所以狭行也。比于善者,自进之阶;比于恶者,自退之原也。


9 慎终追远,民德归矣。

慎终者,丧尽其哀也;追远者,祭尽其敬也;

常人欣新忘旧,信近负远,所以要慎终如始。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子贡问丧,子曰:“敬为上,哀次之,瘠为下。颜色称其情;戚容称其服。”

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敦美润泽谓之温;行犯物谓之良;和从不逆谓之恭;去奢从约谓之俭;推人后己维之让;

夫子推五德以测政风。


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志,在心未行曰志;

里仁: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引申阅读:皇侃孝道伦理研究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a15c960102vuho.html


左传 定公四年
管蔡启商,惎(ji4毒害)间王室。王于是乎杀管叔而蔡蔡叔,以车七乘,徒七十人。其子蔡仲,改行帅德,周公举之,以为己卿士。见诸王而命之以蔡,其命书云:『王曰:胡!无若尔考之违王命也。』



有子曰:“礼之用,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之,亦不可行也。”

中庸之道 庸,用也。


有子曰:“近于,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复,覆也。言可反覆。覆验。
因,亲也;所亲者不失其亲
宗,宗敬。
季文子曰:信以行义

尾生抱柱而溺


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 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黄侃曰:有道有道徳者也、若學前言之行、心有疑昧、則往就有道徳之人決正之也
http://www.hwjyw.com/jxyd/yjyl/cy/200903/t20090318_27588.shtml 上下其手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苏轼 《荀卿论》选

荀卿者,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其言愚人之所惊,小人之所喜也。子思、孟轲,世之所谓贤人君子也。荀卿独曰:“乱天下者,子思、孟轲也。”天下之人,如此其众也;仁人义士,如此其多也。荀卿独曰:“人性恶。桀、纣,性也。尧、舜,伪也。”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彼李斯者,又特甚者耳。

2016年3月17日星期四

雍也

图说中国古代的厨房


http://tieba.baidu.com/p/2533000121?lp=5028&mo_device=1


南面:古代诸侯位,南面称王,帝王坐北朝南。

子桑伯子:去衣裸裎,效夷狄也。,关键字。大也。引申为宽松,放诞无礼,无礼文也,不衣冠而处。孔子说子桑伯子,质美而无文。伯子说孔子,质美而文繁。

竹林七贤




《高逸图》唐代画家孙位作

抱膝而坐的山涛   持如意的王戎   持酒杯欲呕的刘伶  持扇而笑的阮籍

刘伶 酒量大,醉星,让仆人带一壶酒,被铁铲,死了便埋我。好打架,喝酒裸体在家,人家讥笑他,他便说:我以天地为屋,房屋为衣服,你怎么跑到我衣服里来了。

阮籍 家附近有个小酒店,女店主有姿色,他便没理去饮酒,饮酒完就睡在那里,但从不违礼。母亲死时,他正与人下棋,听到消息,坚持下完棋,到家门口,大哭,吐血晕厥。

山涛,八斗酒 多了不喝,皇帝测试。

嵇康,青白眼

广陵散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pv4mSiiwMI

管平湖老先生演奏

嵇康与广陵散的故事:

荆轲刺秦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T_lcw8cTAU

聂(nie4)政刺魏傀(kui3)

http://v.ifeng.com/news/world/201410/01da2c6c-d5af-439f-b696-f5ba117d0379.shtml



颜回,年29,发尽白,早死。33岁

子华,公西华之子,冉子,冉有。

釜:


东汉釜

(春秋6斗4升为一釜)

庾(16斗)计量单位

秉(16斛=1秉 5秉80斛)



周:给不足也。

冉子尽朋友之宜,朋友之亲,如己之亲,一人不在,则一人宜相共恤也。

原思,原宪。孔子为鲁国司寇时,请原思为家邑宰,原思辞让,孔子说这是禄法,当受无让。如多了,可以抚恤乡党邻里。

犁牛之子騂且角,勿以父无德而废其子。仲弓父劣而当局不用,孔子提醒不要废弃人才。
騂,赤色。角端正,梨田的牛与祭祀的牛不同,祭祀的牛是专门饲养的牺牲。


三月不违仁,三月天气一变,季度变化,时候变化也能不违,何况不变之时。

果,果断,果能任事。。达,通达,达能明事。艺,多闻,多才多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艺能治事。皆可以从政。

六艺


子路《韩诗外传 卷六》

《礼记 礼器》
子路为季氏宰,季氏祭,逮闇而祭,日不足,继之以烛,虽有强力之容、肃敬之心,皆倦怠矣!有司跛倚以临祭,其为不敬大矣!他日祭,子路与,室事交乎户,堂事交乎阶,质明而始行事,晏朝而退。孔子闻之,曰:“谁谓由也而不知礼乎?”

逮闇:趁着天没亮。室事,尸礼,尸在室,以户阶为界。

尸礼,象征祖先接受祭拜,孙子辈男孩为尸。子不能为尸。礼记曲礼,坐如尸。

闵子骞:
少年闵子骞 电影: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2iYlf97u_I

片花:http://my.tv.sohu.com/us/65879275/60078305.shtml

伯牛,冉耕

古代建筑:http://www.china.com.cn/chinese/feature/377589.htm

























牖,窗户
牖,穿壁以木为交窗也。——《说文》。段注:“交窗者,以木横直为之,即今之窗也。在墙曰牖,在屋曰窗。”
古院落由外而内的次序是门、庭、堂、室。进了门是庭,庭后是堂,堂后是室。室门叫“户”,室和堂之间有窗子叫“牖”,室的北面还有一个窗子叫“向”。上古的“窗”专指开在屋顶上的天窗,开在墙壁上的窗叫“牖”。

陛阶 堂前东阶主人行,西阶宾客行走





《庄子让王篇》
孔子謂顏回曰:「回,來!家貧居卑,胡不仕乎?」顏回對曰:「不願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畝,足以給饘粥;郭內之田十畝,足以為絲麻;鼓琴足以自娛;所學夫 子之道者足以自樂也。回不願仕。」孔子愀然變容,曰:「善哉,回之意!丘聞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於內者,無位而不 怍。』丘誦之久矣,今於回而後見之,是丘之得也。」

《扬雄 法言 学行篇》法言,西汉扬雄模拟论语体裁写的
或曰:“耕不获,猎不飨,耕猎乎?”曰:“耕道而得道,猎德而得德,是获、飨已。吾不睹参辰之相比也,是以君子贵迁善。迁善者,圣人之徒与?”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是故恶夫画也。

画,止也。


君子儒,明其道。小人儒,矜其名。

儒,濡也,学久了,濡泽其身。君子学道,小人学矜夸。

小人儒,伪君子:http://accs.org.cn/wzgyfb.asp?id=120

荀子非十二子篇:

弟佗其冠<1>,祌禫其辞<2>,禹行而舜趋<3>,是子张氏之贱儒也<4>。正其衣冠,齐其颜色,嗛然而终日不言,是子夏氏之贱儒也<5>。偷儒惮事,无廉耻而耆饮食<6>,必曰:君子固不用力,是子游氏之贱儒也<7>。

  〔注释〕

  <1>弟[tuī 音颓]佗:颓唐,陨落的样子。 <2>衶襌:通“冲淡”,平淡。 <3>禹行而舜趋:传说禹治水时,腿瘸了,只能踮着脚走路。据说舜在父母前总是低头而趋行(小步快行),以表示恭敬。这里指子张氏之贱儒仿效禹、舜走路,故作圣人之态。 <4>子张:姓颛孙,名师,春秋时陈国人,孔子的学生。 <5>子夏:即卜商,春秋时卫国人,孔子的学生。 <6>耆:同“嗜”。 <7>子游:即言偃,春秋时吴国人,孔子的学生。

  〔译文〕

  帽子戴得歪斜欲坠,话说得平淡无味,学禹的跛行,学舜的快走,这是子张一派的贱儒。衣冠整齐,面色严肃,口里像含着什么东西似地整天不说话,这是子夏一派的贱儒。苟且偷懒怕事,没有廉耻之心而热衷于吃喝,总是说“君子本来就不用从事体力劳动”,这是子游一派的贱儒。

澹台灭明,德行方正,不行小径。偃,子游名。

后曰殿,前曰启。蒙之反贤而有勇。鲁与齐战,鲁败而奔。策,鞭也。

古人是怎样打仗的?


祝鮀 祝 祭司 下大夫  鮀 鱼名 祝鮀 子鱼
汕头 也称鮀城







户 半扇曰户,两扇曰门。














彬彬:文质相半

质,实也,胜,多也。

言实多而文饰少,则如野人。

文胜质则史,史书多虚华妄言多饰。


罔,诬罔。不直到而行却生那是运气好。应死而生谓幸。

罔之生幸而免。

引申:生死有节。扁鹊的故事
电影:13:2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ktPPjThQ9o

扁鹊老师:长桑君
后来他又取道汤阴(今河南汤阴县)之伏道社,渡黄河经长清(今山东长清县),于公元前357年到了齐国的都城临淄(今山东临淄县)。齐桓侯田午派人招待他,桓侯接见时,他望着桓侯的颜色,便说:“君有疾在胰理,不治将深。”桓侯答道:“寡人无疾”。他离开后,桓侯就对左右的人说:“医之好利,欲以不疾为功。”过了五天,他见到桓侯又说:“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侯仍答道:“寡人无疾。”他辞出后,桓侯感到很不高兴。过了几天,再看见桓侯时,他又郑重地说:“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桓侯很不愉快,没有理睬。又过了几天,扁鹊复见桓侯。看见桓侯的脸色,吃惊的溜走了。桓侯便派人追问原因,他说:“疾之居腠理,汤熨之所及;在血脉,针石之所及,在肠胃,酒醪之所及;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不久桓侯病发,派人去请他治疗,可是他已取道魏国,跑到秦国去了。桓侯终因病深,医治无效而死去。


秦武王 举鼎而死

任鄙 孟贲  游洛阳

《晏子故事系列》之二十二

晏子知礼

晏子为齐国之相,德行出众,智慧过人,他不仅博见多闻,而且熟知礼仪。有一次,晏子奉命出使鲁国,孔子便令门下的弟子们前往参观、学习,弟子们听从了孔子的指示,前往参观。
等到了晏子拜见鲁君的礼仪结束后,子贡回来向夫子报告说:「怎么说晏子他熟习礼仪呢?古礼有称:『登阶不历,堂上不趋,授玉不跪。』今天晏子的所作所为,却都与此相反,怎么能说晏子他熟习礼仪呢?」

晏子办完了鲁君的公事后,退而会见孔子。席间,孔子向晏子问道:「古礼规定,登阶之时依次而行,不可越级而上;朝堂之上,不可以急趋而行;接受圭璋时,不需下跪。而夫子您所为皆与此相反,如此合礼吗?」

晏子听了回答道:「晏婴听说,在两楹之间,国君与臣子各有固定的位置,君行一步,臣行两步。因为鲁君迅速登上,晏婴惟恐时间来不及,才越级而登,在朝堂上急趋而行,以便能立即就位啊。再以国君授玉姿势过低,不得已,晏婴才跪下来,如此方能承接。况且,晏婴也曾听说,为人做事,只要能谨守大节,至于小节方面略有出入,也是没有关系的啊!」

晏子拜见孔子辞出后,孔子以宾客之礼相送。回来后,孔子对自己的门下弟子们说:「礼,贵在因时制宜,像这样不合常法的礼仪,惟有晏子才能行而有节啊!」


汉纪六高后纪荀悦论曰:

疾病有不治能自瘳者,有治之则瘳者,有不治则不瘳者,有虽治而终身不可愈者。昔虢太子死,扁鹊治而生之。鹊曰:“我不能治死为生也,能使可生者生耳。然太子不遇鹊,亦不生矣。若夫膏肓之疾,虽医和亦不能治矣。”故孔子曰:“死生有节。”又曰:“不得其死然。”又曰:“幸而免。”死生有节,其正理也。不得其死,未可以死而死。幸而免者,可以死而不死。

秦武王与武士们举行举鼎比赛,不觉伤了腰部、疼痛难忍,吃了太医李醯(音西)的药,也不见好转,并且更加严重。有人将神医扁鹊已来到秦国的事告诉了武王,武王传令扁鹊入宫。扁鹊看了武王的神态,按了按他的脉搏,用力在他的腰间推拿了几下,又让武王自己活动几下,武王立刻感觉好了许多。接着又给武王服了一剂汤药,其病状就完全消失。武王大喜,想封扁鹊为太医令。李醯知道后,担心扁鹊日后超过他,便在武王面前极力阻挠,称扁鹊不过是“草莽游医”,武王半信半疑,但没有打消重用扁鹊的念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春秋,痒塾之道废

《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党有,术有,国有学。”
家:这里指“闾”,二十五户人共住一巷称为闾。塾:闾中的学校。
党:五百户为党。庠(xiang):设在党中的学校。
术(sui):同“遂”,一万二千五百家为遂。序:设在遂中的学校。

西周教育制度,分国学与乡校两类。国学为天子及诸侯国国君所设立的学校,它又有辟雍、东序、成均、瞽宗、上序之分,辟雍居中、东序在东、成均居南、瞽宗在西、上庠位北,诸侯国所设之学曰泮宫。

务民,务,事也。
商人先神后人,周先人后神,夫子告樊迟从周道。春秋繁露,孔子曰:治身者,先难后获;治民者,先富之,而后加教。

知者乐水,知者乐运其才以治世,如水流而不知己。仁者乐如山稳固。
动,进取;静,无欲;

鲁国是周公之后,其子伯禽建国,有遗风。

觚 二升



爵 一升


觯(志音)
3升


角(jue2)4升


散(5升)
古代酒器

古代酒具:http://chenlilianblog.pixnet.net/blog/post/306781580-2009.07.27-%7C-%E5%AE%9C%E8%98%AD%E5%B8%82%E5%8D%80-%7C-%E7%94%B2%E5%AD%90%E8%98%AD%E9%85%92%E6%96%87%E7%89%A9%E9%A4%A8-%7C-%E4%B9%8B%E4%B8%80


井有仁(人)

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悠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弗畔:不违道

博学于文:
善学者,若齐王之食鸡也,必食其跖数千而後足;虽不足,犹若有跖。

《左传》季文子如宋,宋公亨之,穆姜出于房再拜,是也。圣人道大德全,在
我有可见之礼则见之,彼之不善,我何与焉。如阳货欲见孔子,孔子初不欲见,
及其馈蒸豚,亦不得不往而谢之。然何不以此详告子路,而为此誓辞?礼,在
其国,不非其大夫,况于小君?若详告,则言必及南子,故孔子不直答,而又
为之誓。其实则是婉转其辞,使子路思而自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