谥法:
《逸周书·谥法解》:“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谥法表: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531/21/1563493_30564539.shtml
谥号用字共计102个。
其中有褒扬的,如:
民无能名曰神 经天纬地曰文
克定祸乱曰武 敬事供上曰恭
照临四方曰明 博闻多能曰宪
温柔圣善曰懿 五宗安之曰孝
有批评的,如:
乱而不损曰灵 好乐怠政曰荒
好内远礼曰炀 不悔前过曰戾
怙威肆行曰丑 好变动民曰躁
逆天虐民曰抗 动祭乱常曰幽
有表示同情的,如:
恭仁短折曰哀 在国逢难曰愍
年中早夭曰悼 短折不成曰殇
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眼,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质帝、冲帝、少帝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如果末帝、献帝、顺帝,那就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嘲笑了。
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平”表示“布纲治纪”。
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荒”表示“好乐怠政”、“外内从乱”等。
中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愍”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
慈禧 圣母皇太后
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
明清时期,谥法内容基本固定下来。首先是各层级人员的谥号字数固定下来,明代皇帝谥号为17字,亲王1字,大臣2字,清代皇帝21字,硕亲王1字,大臣2字。
李鸿章谥“文忠”
明成祖的谥号为:后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康熙帝的谥号为: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举例:隋炀帝
汉惠帝
晋惠帝
晋恭帝、西魏恭帝、隋恭帝、后周恭帝、宋恭帝
周幽王
齐桓公
秦穆公 鲁昭公 陈灵公 汉哀帝 汉献帝 明熹宗 楚怀王
庙号
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継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
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
庙号用字和谥号比较起来,有两点不同:一、用的字少。二、所用均为褒扬之词,既没有“平”,更没有“恶”。以明代皇帝为例,十五个皇帝(惠帝朱允炆无庙号,不计在内)的庙号依次是:太祖、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代宗、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光宗、熹宗、思宗。http://blog.sina.com.cn/s/blog_78e633f90102wxzx.html
欧美人姓氏:https://www.douban.com/note/99247769/
2016年12月5日星期一
2016年11月29日星期二
2016年11月27日星期日
2016年11月13日星期日
隐公五年
万舞:八佾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XWkbV6__aU
文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YMFiVHbw0Q
武舞: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6cRhL3bgZ4
翟

籥


干戚舞: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yMTUwNzU5OQ==&mid=2247483655&idx=1&sn=1ee63b8a9425f849084694fe8f37f8f1&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
国风·邶风·简兮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硕人俣俣,公庭万舞。
有力如虎,执辔如组,左手执籥,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文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YMFiVHbw0Q
武舞: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6cRhL3bgZ4
翟

籥

干戚舞: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yMTUwNzU5OQ==&mid=2247483655&idx=1&sn=1ee63b8a9425f849084694fe8f37f8f1&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
国风·邶风·简兮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硕人俣俣,公庭万舞。
有力如虎,执辔如组,左手执籥,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2016年11月12日星期六
2016年10月31日星期一
2016年10月8日星期六
2016年9月24日星期六
为政第二(备课)
2.1 子曰:“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②,居其所③而众星共④之。”
1,《礼记·乐记》:“德者,得也。”
2,北极星 北极星在紫微宫中,一曰北辰,天之最尊星也。其纽星天之枢也。天运无穷,三光迭耀,而极星不移。故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在华夏传统上,北极星有非比寻常的意义,例如公元前2263年五帝时代的北极星“太乙”和公元前1097年周公时代的北极星“帝”等。这是由于它们看起来在天空中固定不动,被众星拥护,故被视为群星之主。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
罔,诬罔
殆,疑
2.16 子曰:“攻乎异端①,斯害也已。”
攻,治
《颜氏家训·省事篇》:‘古人云多为少善,不如执一。鼯鼠五能,不成技术。近世有两人,朗悟士也。性多营综,略无成名,经不足以待问,史不足以讨论,文章无可传于集录,书迹未堪以留爱玩,卜筮射六得三,医药治十差五,音乐在数十人下,弓矢在千百人中,天文、画绘、綦博、鲜卑语、煎胡桃油、炼锡为银,如此之类,略得梗概,皆不通熟。惜乎以彼神明,若省其异端,当精妙也。’颜氏此言,正与何氏之言相发明,是异端者犹《书》、《礼》之‘他技’,此经之‘多能’。多能乃圣人之事,常人而务多能,必至一无所能。是故断断无他者,不攻异端之益也;多为少善者,攻异端之害也。害在攻,不在异,何平叔已不得其解,云‘善道有统,殊途而归。异端,不同归者也’,即以害承异言矣。
2.17 子曰:“由①,诲女②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由:仲由,字子路
子张①学干禄②。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③;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子张:颛孙师,字子张
干,求也。禄,禄位也
尤:过也
2.19 哀公①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②,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哀公:鲁国君,姓姬,名蒋,定公之子,继定公而即位,在位二十七年。
直,正直之人。错,同“措”,放置。诸,“之于”合音字。枉,邪枉之人
2.20 季康子①问:“使民敬、忠以②劝③,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④则劝。”
季康子:鲁大夫季孙肥,鲁庄公同母弟公子季友之后,哀公时正卿。康是其谥号。
以:且。
劝:勉,勉力从事之意。
不能:能力不够之人
2.21 或谓孔子曰:“子奚①不为政。”子曰:“《书》②云:‘孝乎③惟孝,友于兄弟④,施于有政⑤。’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奚:何
《书》:《尚书》
刘平江革传后序 华峤《后汉书》
先代石氏父子称孝,子庆相齐,人慕其言而治。此殆所谓“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以为政”也。
郅恽传(节选) 《后汉书》
恽志在从政,既乃喟然而叹,谓敬曰:“天生俊士,以为人也。鸟兽不可与同群,子从我为伊吕乎,将为巢许而父老尧舜乎。”敬曰:“吾足矣。初从生步重华于南野,谓来归为松子。今幸得全躯树类,还奉坟墓,尽学问道,虽不从政,施之有政,是亦为政也。”
闲居赋序(节选) 潘岳
昔通人和长舆之论余也,固谓拙于用多。称多则吾岂敢,言拙信而有征。方今俊乂在官,百工惟时,拙者可以绝意乎宠荣之事矣。太夫人在堂,有羸老之疾,尚何能违膝下色养,而屑屑从斗筲之役乎。于是览止足之分,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池沼足以渔钓,舂税足以代耕。灌园粥蔬,以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以俟伏腊之费。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乃作《闲居赋》,以歌事遂情焉。
示徐州弟诗 萧统
人伦惟何,五常为性。因以泥黑,犹麻违正。违仁则勃,弘道斯盛。友于兄弟,是亦为政。
2.22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①,其何以行之②哉?”
曾子烹彘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孟母市东家豚肉 《韩诗外传》
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母曰:“欲啖汝。”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怀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买其东家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2.23 子张问:“十世①可知也?”子曰:“殷因②于夏礼③,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世:三十年为一世
因:依因。
2.24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①。见义不为,无勇也。”
《郑注》:“人神曰鬼。非其祖考而祭之,是谄求福也。”
http://www.tydao.com/2013/1010/131010hushi.htm 狐突
晋惠公元年(鲁僖公十年,公元前650年),申生异母弟晋惠公按礼仪重新安葬申生。同年秋天,替申生生前驾车的狐突来到曲沃,遇见申生的鬼魂,申生登上狐突的车子并对他说:“公子夷吾无礼,我已经请求上帝并且得到同意,准备把晋国给予秦国,秦国将会祭祀我。”狐突回答说:“臣听说,神明不享受别的宗族的祭品,百姓也不祭祀别的宗族,您的祭祀恐怕会断绝吧?而且百姓有什么罪?处罚不当而祭祀断绝,请您考虑一下!”申生说:“好吧,我要再一次向天帝请求。七天(一作十天)后,曲沃西边将有巫者显现我的神灵。”狐突答应后,申生瞬间消失。狐突按时前往曲沃,见到巫者。巫者告诉他说:“天帝答应惩罚罪人,他将在韩原大败。”于是就有童谣唱道:“恭太子改葬,后十四年晋国不盛昌,盛昌要等他的兄长。”[12-13] 晋惠公重新安葬申生十四年后,晋国果然在韩原之战兵败,此后晋国不再昌盛。等到申生另一异母弟晋文公即位后,使晋国国力逐渐昌盛。
1,《礼记·乐记》:“德者,得也。”
2,北极星 北极星在紫微宫中,一曰北辰,天之最尊星也。其纽星天之枢也。天运无穷,三光迭耀,而极星不移。故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在华夏传统上,北极星有非比寻常的意义,例如公元前2263年五帝时代的北极星“太乙”和公元前1097年周公时代的北极星“帝”等。这是由于它们看起来在天空中固定不动,被众星拥护,故被视为群星之主。
《说文》:“拱,敛手也。
2.2 子曰:“诗三百①,一言②以蔽③之,曰:‘思无邪④’。”
此章教会用:一言以蔽之的用法,归纳总结 思是语助词
蔽:断,当。判断
思无邪:这一句出自《诗·鲁颂·駉》 不烦言 贵于正
附:
毛诗大序
说明:《诗》经秦火之劫而保存下来,到汉代立于学官,相继出现齐、鲁、韩、毛四家《诗》,前三者为今文经,毛诗为古文经。四家在阐释《诗》义时互有同异。在岁月的流驶中,又仅有晚出的古文《毛诗》戛戛独存。《毛诗》在每一篇诗前有小序阐明诗的比兴美刺之意,其中第一篇《关雎》的小序里有一段文字是总述《诗》之所以作的原因,后世通称为《毛诗大序》,或曰《诗大序》。关于大序的作者历来意见纷纭,或以为是孔子弟子子夏所作,或以为汉代人卫宏所作。
大序云: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
拓展:
诗·鲁颂·駉
駉駉牡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驪有黃,以車彭彭。思無疆,思馬斯臧。
駉駉牡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騅有駓,有騂有騏,以車伾伾。思無期,思馬斯才。
駉駉牡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驒有駱,有騮有雒,以車繹繹。思無斁,思馬斯作。
駉駉牡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駰有騢,有驔有魚,以車祛祛。思無邪,思馬斯徂。
駉駉,良馬腹干肥張也。坰,遠野也。邑外曰郊,郊外曰野,野外曰林,林外曰坰。箋云:必牧于坰野者,辟民居與良田也。
驪馬白跨曰驈,黃白曰皇,純黑曰驪,黃騂曰黃。
彭彭,有力有容也 臧,善也。
蒼白雜毛曰騅。黃白雜毛曰駓。赤黃曰騂。蒼祺曰騏。伾伾,有力也
青驪驎曰驒。白馬黑鬣曰駱。赤身黑鬣曰騮。黑身白鬣曰雒。繹繹,善走也。
2.3 子曰:“道①之以政②,齐③之以刑,民免④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⑤。”
1,道:导。引导、诱导
2,政:法制政令
3,齐,古本或作“济”,作“益”解,助益之意。
4,格:《集解》:“正也。
2.4 子曰:“吾十有①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③,六十而耳顺④,七十而从心所欲⑤、不踰矩。
踰,越也;矩,法也
邾文公知命 《左传·文公十三年》
邾文公卜迁于绎。史曰:“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邾子曰:“茍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左右曰:“命可长也,君何弗为?”邾子曰:“命在养民,死之短长,时也。民茍利矣,迁也,吉莫如之。”遂迁于绎。五月,邾文公卒。君子曰:“知命”。
2.5 孟懿子①问孝。子曰:“无违②。”樊迟③御④,子告之曰:“孟孙⑤问孝于我,我对⑥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⑦,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1,孟懿子:鲁大夫,姓仲孙,名何忌 其父孟僖子仲孙玃,据《左传》记载,孟僖子临终时,遗命要他向孔子学礼。
2,樊迟:孔子弟子,名须,字子迟
2.6 孟武伯①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②。”
孟武伯:仲孙彘,孟懿子的儿子,“武”是他的谥号。
言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惟恐其有疾病,常以为忧也。
2.7 子游①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②;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孔子弟子,姓言,名偃,字子游
上太宗疏 马周
微臣每读经史,见前贤忠孝之事,臣虽小人,窃会见大道,未尝不废卷长想,思履其迹。臣少失父母,犬马之养,已无所施。顾来事之可为者,唯忠义而已。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①。有事,弟子②服其劳;有酒食,先生③馔④。曾是以为孝乎?”
先生:年长者。旧注或以为指父、兄。
馔:食用。
【思考与讨论】
自“孟懿子问孝”章至这一章,孔子对各人问孝的回答各不相同,这反映出孔子思想方式或教育方式上有什么特点?从四种不同的回答中,又可以看出“孝”的实质是什么?
2.9 子曰:“吾与回①言终日,不违②,如愚。退③而省④其私⑤,亦足以发⑥。回也不愚。”
违:违背
退:退下
省:省察
发:阐发
2.10 子曰:“视其所以①,观其所由②,察③其所安④,人焉廋⑤哉?人焉廋哉?”
以,用
由,由来
视”、“观”、“察”意思由浅入深。
安:安于
【思考与讨论】
如何看待孔子在这里所说的知人之法?
2.11 子曰:“温①故②而知新③,可以为师矣。
温:寻
2.12 子曰:“君子不器①。”
2.13 子贡问君子①。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②。”
2.14 子曰:“君子周①而不比②,小人③比而不周。”
周,普遍
比,依附
罔,诬罔
殆,疑
2.16 子曰:“攻乎异端①,斯害也已。”
攻,治
《颜氏家训·省事篇》:‘古人云多为少善,不如执一。鼯鼠五能,不成技术。近世有两人,朗悟士也。性多营综,略无成名,经不足以待问,史不足以讨论,文章无可传于集录,书迹未堪以留爱玩,卜筮射六得三,医药治十差五,音乐在数十人下,弓矢在千百人中,天文、画绘、綦博、鲜卑语、煎胡桃油、炼锡为银,如此之类,略得梗概,皆不通熟。惜乎以彼神明,若省其异端,当精妙也。’颜氏此言,正与何氏之言相发明,是异端者犹《书》、《礼》之‘他技’,此经之‘多能’。多能乃圣人之事,常人而务多能,必至一无所能。是故断断无他者,不攻异端之益也;多为少善者,攻异端之害也。害在攻,不在异,何平叔已不得其解,云‘善道有统,殊途而归。异端,不同归者也’,即以害承异言矣。
2.17 子曰:“由①,诲女②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由:仲由,字子路
子张①学干禄②。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③;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子张:颛孙师,字子张
干,求也。禄,禄位也
尤:过也
2.19 哀公①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②,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哀公:鲁国君,姓姬,名蒋,定公之子,继定公而即位,在位二十七年。
直,正直之人。错,同“措”,放置。诸,“之于”合音字。枉,邪枉之人
2.20 季康子①问:“使民敬、忠以②劝③,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④则劝。”
季康子:鲁大夫季孙肥,鲁庄公同母弟公子季友之后,哀公时正卿。康是其谥号。
以:且。
劝:勉,勉力从事之意。
不能:能力不够之人
2.21 或谓孔子曰:“子奚①不为政。”子曰:“《书》②云:‘孝乎③惟孝,友于兄弟④,施于有政⑤。’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奚:何
《书》:《尚书》
刘平江革传后序 华峤《后汉书》
先代石氏父子称孝,子庆相齐,人慕其言而治。此殆所谓“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以为政”也。
郅恽传(节选) 《后汉书》
恽志在从政,既乃喟然而叹,谓敬曰:“天生俊士,以为人也。鸟兽不可与同群,子从我为伊吕乎,将为巢许而父老尧舜乎。”敬曰:“吾足矣。初从生步重华于南野,谓来归为松子。今幸得全躯树类,还奉坟墓,尽学问道,虽不从政,施之有政,是亦为政也。”
闲居赋序(节选) 潘岳
昔通人和长舆之论余也,固谓拙于用多。称多则吾岂敢,言拙信而有征。方今俊乂在官,百工惟时,拙者可以绝意乎宠荣之事矣。太夫人在堂,有羸老之疾,尚何能违膝下色养,而屑屑从斗筲之役乎。于是览止足之分,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池沼足以渔钓,舂税足以代耕。灌园粥蔬,以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以俟伏腊之费。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乃作《闲居赋》,以歌事遂情焉。
示徐州弟诗 萧统
人伦惟何,五常为性。因以泥黑,犹麻违正。违仁则勃,弘道斯盛。友于兄弟,是亦为政。
2.22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①,其何以行之②哉?”
曾子烹彘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孟母市东家豚肉 《韩诗外传》
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母曰:“欲啖汝。”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怀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买其东家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2.23 子张问:“十世①可知也?”子曰:“殷因②于夏礼③,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世:三十年为一世
因:依因。
2.24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①。见义不为,无勇也。”
《郑注》:“人神曰鬼。非其祖考而祭之,是谄求福也。”
http://www.tydao.com/2013/1010/131010hushi.htm 狐突
晋惠公元年(鲁僖公十年,公元前650年),申生异母弟晋惠公按礼仪重新安葬申生。同年秋天,替申生生前驾车的狐突来到曲沃,遇见申生的鬼魂,申生登上狐突的车子并对他说:“公子夷吾无礼,我已经请求上帝并且得到同意,准备把晋国给予秦国,秦国将会祭祀我。”狐突回答说:“臣听说,神明不享受别的宗族的祭品,百姓也不祭祀别的宗族,您的祭祀恐怕会断绝吧?而且百姓有什么罪?处罚不当而祭祀断绝,请您考虑一下!”申生说:“好吧,我要再一次向天帝请求。七天(一作十天)后,曲沃西边将有巫者显现我的神灵。”狐突答应后,申生瞬间消失。狐突按时前往曲沃,见到巫者。巫者告诉他说:“天帝答应惩罚罪人,他将在韩原大败。”于是就有童谣唱道:“恭太子改葬,后十四年晋国不盛昌,盛昌要等他的兄长。”[12-13] 晋惠公重新安葬申生十四年后,晋国果然在韩原之战兵败,此后晋国不再昌盛。等到申生另一异母弟晋文公即位后,使晋国国力逐渐昌盛。
2016年9月12日星期一
中秋专题
杭州G20会议中秋音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yL92IT0aXQ
梁祝: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BZ0bj7atmA
Moon Festival Mid-Autumn Festival Moon cake Festival pomelo 柚子 barbecue
英文介绍中秋节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8YPsphPVa0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X9pkrCht_4
中秋四大传说:
2 吴刚伐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9oxECJxvg
3 玉兔捣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JA0n8ML3X8
1 嫦娥奔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AnegShDbI
4 月饼起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lVmVzxst0
月饼笑话故事
苏轼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陈少松吟诵: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ZfLAte5sV6Q
朗诵:https://www.zhuatieba.com/video/XMzI2NDQwODQ4
陈琴 http://v.qq.com/x/page/t01369k636p.html?ptag=www_baidu_com
http://www.tudou.com/listplay/tVjYXDJKtKQ/qAtxjUCte8w.html
天文知识:
新闻视频:http://news.sohu.com/20150927/n422189190.shtml
斗转星移: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586045/
月球: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586045/index_3.html
满月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586045/index_4.htm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yL92IT0aXQ
梁祝: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BZ0bj7atmA
Moon Festival Mid-Autumn Festival Moon cake Festival pomelo 柚子 barbecue
英文介绍中秋节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8YPsphPVa0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X9pkrCht_4
中秋四大传说:
2 吴刚伐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9oxECJxvg
3 玉兔捣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JA0n8ML3X8
1 嫦娥奔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AnegShDbI
4 月饼起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lVmVzxst0
月饼笑话故事
苏轼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陈少松吟诵: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ZfLAte5sV6Q
朗诵:https://www.zhuatieba.com/video/XMzI2NDQwODQ4
陈琴 http://v.qq.com/x/page/t01369k636p.html?ptag=www_baidu_com
http://www.tudou.com/listplay/tVjYXDJKtKQ/qAtxjUCte8w.html
天文知识:
新闻视频:http://news.sohu.com/20150927/n422189190.shtml
斗转星移: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586045/
月球: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586045/index_3.html
满月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586045/index_4.html
夏商周历史背景
夏朝地图:http://lishi.zhuixue.net/ditu/xiachao/
商地图:http://lishi.zhuixue.net/ditu/shangchao/
三代:夏商周
虞:
始祖:颛顼 zhuan1 xu1
其中一位君长叫虞舜,他治理之后,有虞氏达到了鼎盛。夏禹成为继承人
夏:姒姓
夏禹分别九州,治理山川,征伐三苗,虞舜传位给他,夏禹选定继承人是伯益,但启继位,成为世袭,灭有扈氏。
启死,太康即位,有穷氏君长后羿掌管了夏的实际王权,废少康,立其弟仲康,太康失国。
仲康去世,夏相即位,后羿废夏相,自立国君 后羿代夏
后羿之臣寒浞杀后羿,立夏相的遗腹子少康,少康中兴。少康之孙铲除有穷氏。
夏桀曾囚禁商汤,商汤灭夏。商封夏之后于杞,鄫。
商:子姓
始祖契,帮夏禹治水,屡次迁徙,至盘庚迁殷鼎盛。
商纣 牧野之战 商灭,周封商后于宋。
周:姬姓
武王灭商到平王东迁,为西周;平王到三家分晋,为春秋,三家分晋到秦统一为战国。
武王伐纣: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tVfxWRNUWk
Xia Dynast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XrkF5Nd4i8
商地图:http://lishi.zhuixue.net/ditu/shangchao/
三代:夏商周
虞:
始祖:颛顼 zhuan1 xu1
其中一位君长叫虞舜,他治理之后,有虞氏达到了鼎盛。夏禹成为继承人
夏:姒姓
夏禹分别九州,治理山川,征伐三苗,虞舜传位给他,夏禹选定继承人是伯益,但启继位,成为世袭,灭有扈氏。
启死,太康即位,有穷氏君长后羿掌管了夏的实际王权,废少康,立其弟仲康,太康失国。
仲康去世,夏相即位,后羿废夏相,自立国君 后羿代夏
后羿之臣寒浞杀后羿,立夏相的遗腹子少康,少康中兴。少康之孙铲除有穷氏。
夏桀曾囚禁商汤,商汤灭夏。商封夏之后于杞,鄫。
商:子姓
始祖契,帮夏禹治水,屡次迁徙,至盘庚迁殷鼎盛。
商纣 牧野之战 商灭,周封商后于宋。
周:姬姓
武王灭商到平王东迁,为西周;平王到三家分晋,为春秋,三家分晋到秦统一为战国。
武王伐纣: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tVfxWRNUWk
Xia Dynast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XrkF5Nd4i8
2016年9月7日星期三
2016年9月1日星期四
甲骨占卜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gzNzQ1NDQ=.html
视频12分钟前
甲骨整治:http://www.nlc.gov.cn/newgtkj/shjs/201106/t20110614_44202.htm
占卜的程序:取龟、杀龟、祭龟、整治、钻凿、命龟、灼龟、占龟、契刻等九个程序。
占卜人员.程序 制度:http://blog.sina.com.cn/s/blog_88f9f3950101msim.html
商代人怎么占卜的: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606877/answer/113513408
视频12分钟前
甲骨整治:http://www.nlc.gov.cn/newgtkj/shjs/201106/t20110614_44202.htm
占卜的程序:取龟、杀龟、祭龟、整治、钻凿、命龟、灼龟、占龟、契刻等九个程序。
占卜人员.程序 制度:http://blog.sina.com.cn/s/blog_88f9f3950101msim.html
商代人怎么占卜的: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606877/answer/113513408
2016年7月24日星期日
2016年7月19日星期二
social skills
1,自我介绍,爱好
5课时,达到效果是每个学生能简洁大方介绍自己,也了解别人,自己的爱好以及同学的爱好。能说出同学的名字以及爱好,价值观。
赞美他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pqQ_mJIU3M
75 expressions in less than a minute! VolaFriend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rgNKGjSyxA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731533/
lie to me
5课时,达到效果是每个学生能简洁大方介绍自己,也了解别人,自己的爱好以及同学的爱好。能说出同学的名字以及爱好,价值观。
赞美他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pqQ_mJIU3M
75 expressions in less than a minute! VolaFriend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rgNKGjSyxA
Personal Space
lie to me
2016年7月18日星期一
学而第一(示范)
背景知识:
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我们来了解下殷商的面貌,最逼近真相的是殷墟考古,商人尚鬼,商人文化是巫术文化,国之大事在戎与祀
商人的田猎与战争没啥区别,就像古希腊商业与海盗无法严格区分一样。
《禮記•表記》說: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
1976 年發掘的殷墟婦好墓,其壙穴中至少有殉人十六具,發掘報告說:在壙穴中,至少有殉人十六具。經鑒定有男性四人,其中一人為青年;女性兩人;兒童兩人。其餘八人均為肢骨,分辨不出性別和年齡。在這些殉人中,至少有一人被砍頭,一人可能被腰斬。殉狗共發現六隻。墓壙中人狗雜處,殉人數量是狗的兩倍以上,以及殉人被殺戮,被腰斬等現象,再次證明殷代奴隸主階級對於奴隸的野蠻和殘暴。
https://www.google.com.hk/search?newwindow=1&safe=strict&biw=1366&bih=599&tbm=isch&sa=1&q=%E6%AE%B7%E5%A2%9F+%E4%BA%BA%E7%89%B2&oq=%E6%AE%B7%E5%A2%9F&gs_l=img.1.3.0i24l10.213329.213329.0.218186.1.1.0.0.0.0.341.341.3-1.1.0....0...1c.1.64.img..0.1.340.Sz0kxr_FF7o#imgrc=FK0L-uvLWSasuM%3A 殷墟博物馆
“古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是以明其礼也。不穷不能而哀怜伤病,是以明其仁也。成列而鼓是以明其信也。争义不争利,是以明其义也。又能舍服,是以明其勇也。知终知始,是以明其智也。六德以时合教,以为民纪之道也,自古之政也。”《礼记· 檀弓下》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楚吴 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民国再共和, 代代往下传
子,孔子,古人称师为子,尊称也可为子。古代男子通称。
朋: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学:learn 模仿 仿效 学者觉也,明白,觉悟。
习:application 做 to do it 实践,践习
愠:discomposure 不安
远:时间,空间的远
战车:chariot
孝:filial
悌:fraternal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宪问篇》曰: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
《卫灵公篇》曰: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
《里仁篇》曰:子曰: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孟子•尽心上篇》曰:孟子谓宋句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荀子•非十二子篇》曰:君子能为可贵,不能使人必贵已;能为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已;能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已。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是以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已,不为物倾侧,夫是之谓诚君子。
(结合自己认为重要的价值观讲解)自由与成为受欢迎的人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有若
鲜:少
本:基础
务,向往,渴慕
孝:上老下子,侍奉长辈曰孝 父母 爷爷奶奶辈,长辈亲戚,老师,年长者,(受教)filial
悌:事兄长曰悌 同辈 同学 表姐堂兄之类 (友爱)fraternal
犯:冒犯,抵触
未之有也:未有之也,倒装
欤:吧
忠孝之门
仲由负米: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LuUzMbtmx4
闵子骞: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JvMZfBaBao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言:花言巧语,言语很谄媚,很动听,违心的赞美,恭维
令色:善其颜色,虚伪的面貌
ppt演示
邓析的故事(二则)
公孙弘 http://www.guoxue.com/?people=gongsunhong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曾参
省:视察自身的过失,自我检查,反省
忠:忠诚
传:传授
信:诚信
三:多
5,子曰:“道(dǎo)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敬事:
《荀子•议兵篇》曰: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夫是之谓大吉。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信 曹柯之盟 齐桓公 曹沫
季札挂剑
《史记•商君传》曰:以卫鞅为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篇》曰:楚厉王有警鼓,与百姓为戒,饮酒醉,过而击,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而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烽火戏诸侯: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9XmgO2OI9s
季札挂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hPsmowod5M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A2OTQwMzMy.html
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tì),谨而信,汎(fàn)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孝悌文化(举孝廉)
大禹之孝: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jMywJxovWg
悌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7f7Zm4uLs8 赵孝情义
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赵氏孤儿:京剧:赵氏孤儿 老程婴提笔泪难忍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VpiWsAS5unA/
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wù)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交友:
1、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2、刎颈之交--廉颇相如 3、胶膝之交--陈重雷义 4、鸡黍之交--元伯巨卿 5、舍命之交--角哀伯桃 6、生死之交--刘备、张飞和关羽 7、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 8、忘年之交--孔融和祢衡。
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道:政治之道,贵族的责任
丁忧 丁艰 夺情
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和,一团和气,没有原则
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曹柯之盟:曹沫挟持齐桓公,齐桓公守信,齐称霸
守信用的重要性 《老子》曰:轻诺者寡信。
范张之交 鸡黍之交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6823121.html
漫画林汉达故事集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729/20/440216_579408307.shtml
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富而好礼:刘苍 http://www.shicixuexi.com/handaishiren/7332.html 为善最乐
赵文子为室 http://www.quanxue.cn/CT_RuJia/GuoYu/GuoYu178.html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过:fault
惮:fear
恭:courteous
温:temperate
礼:propriety
谄:flatter
骄:proud
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我们来了解下殷商的面貌,最逼近真相的是殷墟考古,商人尚鬼,商人文化是巫术文化,国之大事在戎与祀
商人的田猎与战争没啥区别,就像古希腊商业与海盗无法严格区分一样。
《禮記•表記》說: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
1976 年發掘的殷墟婦好墓,其壙穴中至少有殉人十六具,發掘報告說:在壙穴中,至少有殉人十六具。經鑒定有男性四人,其中一人為青年;女性兩人;兒童兩人。其餘八人均為肢骨,分辨不出性別和年齡。在這些殉人中,至少有一人被砍頭,一人可能被腰斬。殉狗共發現六隻。墓壙中人狗雜處,殉人數量是狗的兩倍以上,以及殉人被殺戮,被腰斬等現象,再次證明殷代奴隸主階級對於奴隸的野蠻和殘暴。
https://www.google.com.hk/search?newwindow=1&safe=strict&biw=1366&bih=599&tbm=isch&sa=1&q=%E6%AE%B7%E5%A2%9F+%E4%BA%BA%E7%89%B2&oq=%E6%AE%B7%E5%A2%9F&gs_l=img.1.3.0i24l10.213329.213329.0.218186.1.1.0.0.0.0.341.341.3-1.1.0....0...1c.1.64.img..0.1.340.Sz0kxr_FF7o#imgrc=FK0L-uvLWSasuM%3A 殷墟博物馆
“古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是以明其礼也。不穷不能而哀怜伤病,是以明其仁也。成列而鼓是以明其信也。争义不争利,是以明其义也。又能舍服,是以明其勇也。知终知始,是以明其智也。六德以时合教,以为民纪之道也,自古之政也。”《礼记· 檀弓下》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楚吴 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民国再共和, 代代往下传
子,孔子,古人称师为子,尊称也可为子。古代男子通称。
朋: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学:learn 模仿 仿效 学者觉也,明白,觉悟。
习:application 做 to do it 实践,践习
愠:discomposure 不安
远:时间,空间的远
战车:chariot
孝:filial
悌:fraternal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宪问篇》曰: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
《卫灵公篇》曰: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
《里仁篇》曰:子曰: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孟子•尽心上篇》曰:孟子谓宋句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荀子•非十二子篇》曰:君子能为可贵,不能使人必贵已;能为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已;能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已。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是以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已,不为物倾侧,夫是之谓诚君子。
(结合自己认为重要的价值观讲解)自由与成为受欢迎的人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有若
鲜:少
本:基础
务,向往,渴慕
孝:上老下子,侍奉长辈曰孝 父母 爷爷奶奶辈,长辈亲戚,老师,年长者,(受教)filial
悌:事兄长曰悌 同辈 同学 表姐堂兄之类 (友爱)fraternal
犯:冒犯,抵触
未之有也:未有之也,倒装
欤:吧
忠孝之门
仲由负米: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LuUzMbtmx4
闵子骞: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JvMZfBaBao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言:花言巧语,言语很谄媚,很动听,违心的赞美,恭维
令色:善其颜色,虚伪的面貌
ppt演示
邓析的故事(二则)
公孙弘 http://www.guoxue.com/?people=gongsunhong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曾参
省:视察自身的过失,自我检查,反省
忠:忠诚
传:传授
信:诚信
三:多
5,子曰:“道(dǎo)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敬事:
《荀子•议兵篇》曰: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夫是之谓大吉。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信 曹柯之盟 齐桓公 曹沫
季札挂剑
《史记•商君传》曰:以卫鞅为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篇》曰:楚厉王有警鼓,与百姓为戒,饮酒醉,过而击,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而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烽火戏诸侯: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9XmgO2OI9s
季札挂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hPsmowod5M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A2OTQwMzMy.html
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tì),谨而信,汎(fàn)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孝悌文化(举孝廉)
大禹之孝: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jMywJxovWg
悌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7f7Zm4uLs8 赵孝情义
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赵氏孤儿:京剧:赵氏孤儿 老程婴提笔泪难忍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VpiWsAS5unA/
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wù)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交友:
1、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2、刎颈之交--廉颇相如 3、胶膝之交--陈重雷义 4、鸡黍之交--元伯巨卿 5、舍命之交--角哀伯桃 6、生死之交--刘备、张飞和关羽 7、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 8、忘年之交--孔融和祢衡。
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问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已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道:政治之道,贵族的责任
丁忧 丁艰 夺情
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和,一团和气,没有原则
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曹柯之盟:曹沫挟持齐桓公,齐桓公守信,齐称霸
守信用的重要性 《老子》曰:轻诺者寡信。
范张之交 鸡黍之交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6823121.html
漫画林汉达故事集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729/20/440216_579408307.shtml
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富而好礼:刘苍 http://www.shicixuexi.com/handaishiren/7332.html 为善最乐
赵文子为室 http://www.quanxue.cn/CT_RuJia/GuoYu/GuoYu178.html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过:fault
惮:fear
恭:courteous
温:temperate
礼:propriety
谄:flatter
骄:proud
2016年7月7日星期四
论语第六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史记•仲尼弟子传》曰:冉雍字仲弓。孔子以仲弓为有德行,曰:“雍也,可使南面。”
《说苑•修文篇》曰:上无明天子,下无贤方伯,天下为无道,臣弑其君,子弑其父。力能讨之,讨之可也。当孔子之时,上无明天子也,故言雍也可使南面。南面者,天子也。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楚辞•涉江》曰:桑扈裸行。王注云:去衣裸裎,效夷狄也。
《说苑•修文篇》曰:孔子曰:“可也简。”简者,易野也。易野者,无礼文也。孔子见子桑伯子,子桑伯子不衣冠而处。弟子曰:“夫子何为见此人乎?”曰:“其质美而无文,吾欲说而文之。”孔子去,子桑伯子门人不说,曰:“何为见孔子乎?”曰:“其质美而文繁,吾欲说而去其文。”故曰:文质修者谓之君子;有质而无文,谓之易野。子桑伯子易野,欲同人道于牛马。故仲弓曰“太简。”子曰:“雍之言然。”仲弓通于化术,孔子明于王道,而无以加仲弓之言。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篇》曰:子贡曰:夙兴夜寐,讽诵崇礼,行不贰过,称言不苟,是颜渊之行也。
《史记•仲尼弟子传》曰: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仪礼•聘礼记》曰:十斗曰斛,十六斗曰,十曰秉。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相党乎!
原思,原宪。孔子为鲁国司寇时,请原思为家邑宰,原思辞让,孔子说这是禄法,当受无让。如多了,可以抚恤乡党邻里。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史记•仲尼弟子传》曰:仲弓父,贱人。孔子曰:犁牛之子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礼记•礼器篇》曰:子路为季氏宰。季氏祭,逮暗而祭。日不足,继之以烛。虽有强力之容,肃敬之心,皆倦怠矣。有司跛倚以临祭,其为不敬大矣。他日祭,子路与。室事交乎户,堂事交乎阶。质明而始行焉,晏朝而退。孔子闻之,曰:“谁谓由也而不知礼乎?”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史记•仲尼弟子传》曰:闵损字子骞,少孔子十五岁。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如有复我者,必在汶上矣。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白虎通•寿命篇》曰:遭命者,逢世残贼,若上逢乱君,下必灾变暴至,夭绝人命。沙鹿崩于受邑,是也。冉伯牛危行正言,而遭恶疾。孔子曰:“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庄子•让王篇》曰:孔子谓颜回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乎?”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孔子愀然变容曰:“善哉回之意。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
《述而篇》曰: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法言•学行篇》曰:或曰:“耕不获,猎不飨,耕猎乎?”曰:“耕道而得道,猎德而得德,是获飨已。”吾不睹参辰之相比也,是以君子贵迁善。迁善者,圣人之徒与。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是故恶夫画也。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荀子•非十二子篇》曰:弟佗其冠,神其辞,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正其衣冠,齐其颜色,然而终日不言,是子夏氏之贱儒也。偷儒惮事,无廉耻而耆饮食,必曰君子固不用力,是子游氏之贱儒也。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史记•仲尼弟子传》曰:澹台灭明,武城人,字子羽。状貌甚恶,欲事孔子,孔子以为材薄。既以受业,退而修行,行不由径,非公事不见卿大夫。南游至江,从弟子三百人,设取予去就,名施乎诸侯。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战败而还,以后为功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左传•定公四年》曰:春三月,刘文公合诸侯于召陵。将会,卫子行敬子言于灵公曰:“会同难,啧有烦言,莫之治也,其使祝佗从。”(佗同。)公曰:“善。”乃使子鱼。(字子鱼。)及皋鼬,将长蔡于卫。卫侯使祝佗私于苌弘曰:“闻诸道路,不知信否?若闻蔡将先卫,信乎?”苌弘曰:“信。蔡叔,康叔之兄也。先卫,不亦可乎?”子鱼曰:“以先王观之,则尚德也。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于周为睦。分鲁公以七路,大旗,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是使之职事于鲁,以昭周公之明德,分之土田倍敦,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于少嗥之虚。分康叔以大路、少帛、筏、旃旌、大吕,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氏、樊氏、饥氏、终葵氏,封畛土略,自武父以南及圃田之北境,取于有阎之土,以共王职。取于相土之东都,以会王之东。聃季授土,陶叔授民,命以康诰而封于殷虚。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阙巩、沽洗,怀姓九宗,职官五正,命以康诰而封于夏虚。启以夏政,疆以戎索。三者皆叔也,而有令德,故昭之以分物。不然,文武成康之伯犹多,而不获是分也,唯不尚年也。管蔡启商,惎间王室,王于是乎杀管叔而蔡蔡叔,以车七乘,徒七十人。其子蔡仲改行帅德,周公举之以为己卿士,见诸王而命之以蔡。其命书云:‘王曰:胡!无若尔考之违王命也,’若之何其使蔡先卫也?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为太宰,康叔为司寇,聃季为司空,五叔无官,岂尚年哉?曹,文之昭也;晋,武之穆也。曹为伯甸,非尚年也。今将尚之,是反先王也。晋文公为践土之盟,卫成公不在,夷叔其母弟也,犹先蔡。其载书云:‘王若曰:晋重、鲁申、卫武、蔡甲午、郑捷、齐潘、宋王臣、莒期。’藏在周府,可覆视也。吾子欲复文武之略,而不正其德,将如之何?”苌弘说,告刘子,与范献子谋之,乃长卫侯于盟。
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g9qVLf4lVIccFHOOfpbCcg16eNJtPfj0qd5BrBNQmP0T0L1jlSoMHuYL8ge6oz6_RVqbr1Z7yzG45x3oSeNhyq
娄猪艾豭:
娄猪意指母猪;艾豭,指老公猪,亦借指面首或渔色之徒。《左传·定公十四年》:"野人歌之曰:'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杜预注:"娄猪,求子猪,以喻南子。艾瑕喻宋朝。"南子,卫灵公妃,淫乱,故以喻之。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颜渊篇》曰: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犹犬羊之。”
鞟:音kuò,去掉毛的皮,即革。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罔:诬罔不直的人
善有善报?
康德的至善(Highest good)概念是一个很成问题,很紧张的概念。因为至善是德行和幸福的一致,但德行(virtue)属于物自身世界,而幸福属于感官世界,因此至善概念依赖于两个彼此排斥的世界的密切相连。
春秋時代,齊國的大夫慶封和崔杼,謀弒國君齊莊公,掌握齊國的政權。慶封又用計使崔杼家破人亡,逼他自縊而死。慶封政權獨握之後,與家臣盧蒲嫳淫亂放蕩,將政事交給兒子慶舍處理。盧蒲嫳請求慶封,同意了逃亡在外的哥哥盧蒲癸回到齊國,並且盧蒲癸又進一步成為慶舍的寵臣及女婿。盧蒲癸原本是齊莊公的心腹,一心一意要為莊公報仇,就推薦以前的同僚王任,一起擔任慶舍的貼身侍衛。隨後,就趁機殺死慶舍和他的黨羽。慶封知道後反攻失敗,不得已就逃到吳國去了。吳國國君還賜給他朱方這塊地,宗族依然繁盛,富貴還不減從前。鄰國魯國的大夫子服惠伯知道這件事後,就對叔孫豹大夫說:「難道是天還降福給淫亂的人嗎?慶封竟然又在吳國興旺起來了。」叔孫豹答說:「善人富裕,可說是天給他的賞賜;淫亂歪曲的人富裕豐厚,那可是災殃,慶氏的災殃應該就快到了!」後來楚國攻打吳國時,就把慶封整個家族誅戮無遺。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淮南子•缪称篇》曰:故同味而嗜厚膊者,必其甘之者也;同师而超群者,必其乐之者也。弗甘弗乐而能为表者,未之闻也。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三代皆敬鬼神,而周家尊禮,更為重要。
仁者先難而後獲。孔安國注:先勞苦,而後得功。
【樊迟三问】
(一)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
(二)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颜渊)
(三)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包曰:「知者樂運其才智以治世,如水流而不知已也。仁者樂山之安固,自然不動而萬物生焉。」
「知者動,仁者靜。」包曰:「日進故動。」孔安國曰:「無欲故靜。」
「知者樂,仁者壽。」鄭玄曰:「知者自役,得其志,故樂。」邢《疏》:「言知者役用才知,成功得志,故歡樂也。」包曰:「性靜者多壽考。」
《中论•天寿篇》曰:或问:孔子称仁者寿,而颜渊早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而比干、子胥身陷大祸。岂圣人之言不信而欺人邪?故司空颍川荀爽以为:“形体者,人之精魄也。德义令闻者,精魄之荣华也。形体固自朽弊消亡之物,寿与不寿不过数十岁,德义立与不立,差数千岁,岂可同日言也哉!颜渊时有百年之人,今宁复知其姓名邪?《诗》云:‘万有千岁,眉寿无有害。’人岂有万寿千岁者,皆令德之谓也。仁者寿,岂不信哉?”北海孙翱以为:“死生有命,非他人之所致也。若积善有庆,行仁得寿,乃教化之义,诱人而纳于善之理也。若曰积善不得报,行仁者凶,则愚惑之民将走于恶以反天常。故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干以为:二论皆非其理也。夫寿有三:有王泽之寿,有声闻之寿,有行仁之寿。《书》曰:‘五福,一曰寿’,此王泽之寿也。《诗》云:‘其德不爽,寿考不忘’,此声闻之寿也。孔子曰:‘仁者寿’,此行仁之寿也。”孔子云尔者,以仁者利养万物,万物亦受利矣,故必寿也。自尧至于武王,自稷至于周召,皆仁人也。君臣之数,不为少矣;考其年寿,不为夭矣。斯非仁者寿之验也?又七十子岂残酷者哉?顾其仁有优劣耳。其夭者惟颜回,据一颜回而多疑其余,无异以一钩之金权于一车之羽,云金轻于羽也。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弗吉尼亚是民主共和制在北美初次登场的地方。弗吉尼亚是一个要把英国传通移植过来的殖民地。弗吉尼亚人最向往的生活,就是英国的乡绅生活。做一个英国乡绅,可不容易。当时有人说英国乡绅是三重仆人:国王或国家的仆人;荣誉和名声的仆人;也是自己事业的仆人。一个英国乡绅有着比普通人更多的责任。英王曾对他的褓母说,他能给她的儿子封爵,但不能让她儿子成为一个乡绅。当时的弗吉尼亚,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乡绅。
《说苑•政理篇》曰:齐之所以不如鲁者,太公之贤不如伯禽。伯禽与太公俱受封而各之国,三年,太公来朝。周公问曰:“何治之疾也?”对曰:“尊贤,先疏后亲,先义后仁也。”此霸者之迹也。周公曰:“太公之泽及五世。”五年,伯禽来朝,周公问曰:“何治之难?”对曰:“亲亲,先内后外,先仁后义也。”此王者之迹也。周公曰:“鲁之泽及十世。”此鲁有王迹者,仁厚也;齐有霸迹者,武政也。齐之所以不如鲁,太公之贤不如伯禽也。
《淮南子•齐俗篇》曰:昔太公望、周公旦受封而相见。太公问周公曰:“何以治鲁?”周公曰:“尊尊亲亲。”太公曰:“鲁从此弱矣。”周公问太公曰:“何以治齐?”太公曰:“举贤而上功。”周公曰:“后世必有劫杀之君。”其后齐日以大,至霸,二十四世而田氏代之。鲁削,至三十二世而亡。(按此说与《说苑》小异而大同。)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孟子•万章上篇》曰: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谓子产知?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汉纪•卷二十五•成帝纪•荀悦论》荀悦论读书曰:“夫潜地窟者而不睹天明,守冬株者而不识夏荣,非通照之术也。然博览之家,不知其秽,兼而善之,是大田之莠,与苗并兴,则良农之所悼也;质朴之士,不择其美,兼而弃之,是昆山之玉,与石俱捐,则卞和之所痛也。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无厌之!天厌之!”
《法言•五百篇》曰:或问:“圣人有诎乎?”曰:“有。”“焉诎乎?”曰:“仲尼于南子,所不欲见也;于阳虎,所不欲敬也。见所不见,敬所不敬,不诎,如何?”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礼记•中庸篇》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病诸:病,担忧。诸,“之于”的合音。
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其犹病诸!=大概也感到为难吧!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mnNiSwSTW3QLCHgE1k05oLpaXbUMZ6tZq0NyjczJRjGDlI6TNYXmJcdS923ffa2DxSUylLifCbPB6rIBjwFFSa
《史记•仲尼弟子传》曰:冉雍字仲弓。孔子以仲弓为有德行,曰:“雍也,可使南面。”
《说苑•修文篇》曰:上无明天子,下无贤方伯,天下为无道,臣弑其君,子弑其父。力能讨之,讨之可也。当孔子之时,上无明天子也,故言雍也可使南面。南面者,天子也。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楚辞•涉江》曰:桑扈裸行。王注云:去衣裸裎,效夷狄也。
《说苑•修文篇》曰:孔子曰:“可也简。”简者,易野也。易野者,无礼文也。孔子见子桑伯子,子桑伯子不衣冠而处。弟子曰:“夫子何为见此人乎?”曰:“其质美而无文,吾欲说而文之。”孔子去,子桑伯子门人不说,曰:“何为见孔子乎?”曰:“其质美而文繁,吾欲说而去其文。”故曰:文质修者谓之君子;有质而无文,谓之易野。子桑伯子易野,欲同人道于牛马。故仲弓曰“太简。”子曰:“雍之言然。”仲弓通于化术,孔子明于王道,而无以加仲弓之言。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篇》曰:子贡曰:夙兴夜寐,讽诵崇礼,行不贰过,称言不苟,是颜渊之行也。
《史记•仲尼弟子传》曰: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仪礼•聘礼记》曰:十斗曰斛,十六斗曰,十曰秉。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相党乎!
原思,原宪。孔子为鲁国司寇时,请原思为家邑宰,原思辞让,孔子说这是禄法,当受无让。如多了,可以抚恤乡党邻里。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史记•仲尼弟子传》曰:仲弓父,贱人。孔子曰:犁牛之子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礼记•礼器篇》曰:子路为季氏宰。季氏祭,逮暗而祭。日不足,继之以烛。虽有强力之容,肃敬之心,皆倦怠矣。有司跛倚以临祭,其为不敬大矣。他日祭,子路与。室事交乎户,堂事交乎阶。质明而始行焉,晏朝而退。孔子闻之,曰:“谁谓由也而不知礼乎?”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史记•仲尼弟子传》曰:闵损字子骞,少孔子十五岁。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如有复我者,必在汶上矣。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白虎通•寿命篇》曰:遭命者,逢世残贼,若上逢乱君,下必灾变暴至,夭绝人命。沙鹿崩于受邑,是也。冉伯牛危行正言,而遭恶疾。孔子曰:“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庄子•让王篇》曰:孔子谓颜回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乎?”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孔子愀然变容曰:“善哉回之意。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
《述而篇》曰: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法言•学行篇》曰:或曰:“耕不获,猎不飨,耕猎乎?”曰:“耕道而得道,猎德而得德,是获飨已。”吾不睹参辰之相比也,是以君子贵迁善。迁善者,圣人之徒与。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是故恶夫画也。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荀子•非十二子篇》曰:弟佗其冠,神其辞,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正其衣冠,齐其颜色,然而终日不言,是子夏氏之贱儒也。偷儒惮事,无廉耻而耆饮食,必曰君子固不用力,是子游氏之贱儒也。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史记•仲尼弟子传》曰:澹台灭明,武城人,字子羽。状貌甚恶,欲事孔子,孔子以为材薄。既以受业,退而修行,行不由径,非公事不见卿大夫。南游至江,从弟子三百人,设取予去就,名施乎诸侯。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战败而还,以后为功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左传•定公四年》曰:春三月,刘文公合诸侯于召陵。将会,卫子行敬子言于灵公曰:“会同难,啧有烦言,莫之治也,其使祝佗从。”(佗同。)公曰:“善。”乃使子鱼。(字子鱼。)及皋鼬,将长蔡于卫。卫侯使祝佗私于苌弘曰:“闻诸道路,不知信否?若闻蔡将先卫,信乎?”苌弘曰:“信。蔡叔,康叔之兄也。先卫,不亦可乎?”子鱼曰:“以先王观之,则尚德也。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于周为睦。分鲁公以七路,大旗,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是使之职事于鲁,以昭周公之明德,分之土田倍敦,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于少嗥之虚。分康叔以大路、少帛、筏、旃旌、大吕,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氏、樊氏、饥氏、终葵氏,封畛土略,自武父以南及圃田之北境,取于有阎之土,以共王职。取于相土之东都,以会王之东。聃季授土,陶叔授民,命以康诰而封于殷虚。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阙巩、沽洗,怀姓九宗,职官五正,命以康诰而封于夏虚。启以夏政,疆以戎索。三者皆叔也,而有令德,故昭之以分物。不然,文武成康之伯犹多,而不获是分也,唯不尚年也。管蔡启商,惎间王室,王于是乎杀管叔而蔡蔡叔,以车七乘,徒七十人。其子蔡仲改行帅德,周公举之以为己卿士,见诸王而命之以蔡。其命书云:‘王曰:胡!无若尔考之违王命也,’若之何其使蔡先卫也?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为太宰,康叔为司寇,聃季为司空,五叔无官,岂尚年哉?曹,文之昭也;晋,武之穆也。曹为伯甸,非尚年也。今将尚之,是反先王也。晋文公为践土之盟,卫成公不在,夷叔其母弟也,犹先蔡。其载书云:‘王若曰:晋重、鲁申、卫武、蔡甲午、郑捷、齐潘、宋王臣、莒期。’藏在周府,可覆视也。吾子欲复文武之略,而不正其德,将如之何?”苌弘说,告刘子,与范献子谋之,乃长卫侯于盟。
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g9qVLf4lVIccFHOOfpbCcg16eNJtPfj0qd5BrBNQmP0T0L1jlSoMHuYL8ge6oz6_RVqbr1Z7yzG45x3oSeNhyq
娄猪艾豭:
娄猪意指母猪;艾豭,指老公猪,亦借指面首或渔色之徒。《左传·定公十四年》:"野人歌之曰:'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杜预注:"娄猪,求子猪,以喻南子。艾瑕喻宋朝。"南子,卫灵公妃,淫乱,故以喻之。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颜渊篇》曰: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犹犬羊之。”
鞟:音kuò,去掉毛的皮,即革。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罔:诬罔不直的人
善有善报?
康德的至善(Highest good)概念是一个很成问题,很紧张的概念。因为至善是德行和幸福的一致,但德行(virtue)属于物自身世界,而幸福属于感官世界,因此至善概念依赖于两个彼此排斥的世界的密切相连。
春秋時代,齊國的大夫慶封和崔杼,謀弒國君齊莊公,掌握齊國的政權。慶封又用計使崔杼家破人亡,逼他自縊而死。慶封政權獨握之後,與家臣盧蒲嫳淫亂放蕩,將政事交給兒子慶舍處理。盧蒲嫳請求慶封,同意了逃亡在外的哥哥盧蒲癸回到齊國,並且盧蒲癸又進一步成為慶舍的寵臣及女婿。盧蒲癸原本是齊莊公的心腹,一心一意要為莊公報仇,就推薦以前的同僚王任,一起擔任慶舍的貼身侍衛。隨後,就趁機殺死慶舍和他的黨羽。慶封知道後反攻失敗,不得已就逃到吳國去了。吳國國君還賜給他朱方這塊地,宗族依然繁盛,富貴還不減從前。鄰國魯國的大夫子服惠伯知道這件事後,就對叔孫豹大夫說:「難道是天還降福給淫亂的人嗎?慶封竟然又在吳國興旺起來了。」叔孫豹答說:「善人富裕,可說是天給他的賞賜;淫亂歪曲的人富裕豐厚,那可是災殃,慶氏的災殃應該就快到了!」後來楚國攻打吳國時,就把慶封整個家族誅戮無遺。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淮南子•缪称篇》曰:故同味而嗜厚膊者,必其甘之者也;同师而超群者,必其乐之者也。弗甘弗乐而能为表者,未之闻也。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三代皆敬鬼神,而周家尊禮,更為重要。
仁者先難而後獲。孔安國注:先勞苦,而後得功。
【樊迟三问】
(一)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
(二)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颜渊)
(三)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包曰:「知者樂運其才智以治世,如水流而不知已也。仁者樂山之安固,自然不動而萬物生焉。」
「知者動,仁者靜。」包曰:「日進故動。」孔安國曰:「無欲故靜。」
「知者樂,仁者壽。」鄭玄曰:「知者自役,得其志,故樂。」邢《疏》:「言知者役用才知,成功得志,故歡樂也。」包曰:「性靜者多壽考。」
《中论•天寿篇》曰:或问:孔子称仁者寿,而颜渊早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而比干、子胥身陷大祸。岂圣人之言不信而欺人邪?故司空颍川荀爽以为:“形体者,人之精魄也。德义令闻者,精魄之荣华也。形体固自朽弊消亡之物,寿与不寿不过数十岁,德义立与不立,差数千岁,岂可同日言也哉!颜渊时有百年之人,今宁复知其姓名邪?《诗》云:‘万有千岁,眉寿无有害。’人岂有万寿千岁者,皆令德之谓也。仁者寿,岂不信哉?”北海孙翱以为:“死生有命,非他人之所致也。若积善有庆,行仁得寿,乃教化之义,诱人而纳于善之理也。若曰积善不得报,行仁者凶,则愚惑之民将走于恶以反天常。故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干以为:二论皆非其理也。夫寿有三:有王泽之寿,有声闻之寿,有行仁之寿。《书》曰:‘五福,一曰寿’,此王泽之寿也。《诗》云:‘其德不爽,寿考不忘’,此声闻之寿也。孔子曰:‘仁者寿’,此行仁之寿也。”孔子云尔者,以仁者利养万物,万物亦受利矣,故必寿也。自尧至于武王,自稷至于周召,皆仁人也。君臣之数,不为少矣;考其年寿,不为夭矣。斯非仁者寿之验也?又七十子岂残酷者哉?顾其仁有优劣耳。其夭者惟颜回,据一颜回而多疑其余,无异以一钩之金权于一车之羽,云金轻于羽也。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弗吉尼亚是民主共和制在北美初次登场的地方。弗吉尼亚是一个要把英国传通移植过来的殖民地。弗吉尼亚人最向往的生活,就是英国的乡绅生活。做一个英国乡绅,可不容易。当时有人说英国乡绅是三重仆人:国王或国家的仆人;荣誉和名声的仆人;也是自己事业的仆人。一个英国乡绅有着比普通人更多的责任。英王曾对他的褓母说,他能给她的儿子封爵,但不能让她儿子成为一个乡绅。当时的弗吉尼亚,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乡绅。
《说苑•政理篇》曰:齐之所以不如鲁者,太公之贤不如伯禽。伯禽与太公俱受封而各之国,三年,太公来朝。周公问曰:“何治之疾也?”对曰:“尊贤,先疏后亲,先义后仁也。”此霸者之迹也。周公曰:“太公之泽及五世。”五年,伯禽来朝,周公问曰:“何治之难?”对曰:“亲亲,先内后外,先仁后义也。”此王者之迹也。周公曰:“鲁之泽及十世。”此鲁有王迹者,仁厚也;齐有霸迹者,武政也。齐之所以不如鲁,太公之贤不如伯禽也。
《淮南子•齐俗篇》曰:昔太公望、周公旦受封而相见。太公问周公曰:“何以治鲁?”周公曰:“尊尊亲亲。”太公曰:“鲁从此弱矣。”周公问太公曰:“何以治齐?”太公曰:“举贤而上功。”周公曰:“后世必有劫杀之君。”其后齐日以大,至霸,二十四世而田氏代之。鲁削,至三十二世而亡。(按此说与《说苑》小异而大同。)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孟子•万章上篇》曰: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谓子产知?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汉纪•卷二十五•成帝纪•荀悦论》荀悦论读书曰:“夫潜地窟者而不睹天明,守冬株者而不识夏荣,非通照之术也。然博览之家,不知其秽,兼而善之,是大田之莠,与苗并兴,则良农之所悼也;质朴之士,不择其美,兼而弃之,是昆山之玉,与石俱捐,则卞和之所痛也。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无厌之!天厌之!”
《法言•五百篇》曰:或问:“圣人有诎乎?”曰:“有。”“焉诎乎?”曰:“仲尼于南子,所不欲见也;于阳虎,所不欲敬也。见所不见,敬所不敬,不诎,如何?”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礼记•中庸篇》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病诸:病,担忧。诸,“之于”的合音。
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其犹病诸!=大概也感到为难吧!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mnNiSwSTW3QLCHgE1k05oLpaXbUMZ6tZq0NyjczJRjGDlI6TNYXmJcdS923ffa2DxSUylLifCbPB6rIBjwFFSa
订阅:
博文 (Atom)